时光荏苒,本学年度的教育教学工作已近尾声。作为一名人民教师,我始终以 “学高为师,身正为范” 为座右铭,将师德建设摆在职业发展的首位,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。现将本学年度师德表现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自述与自评:
我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,认真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,深刻领会立德树人的内涵要求,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师德师风专题培训、主题党日活动等,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。在日常工作中,我时刻牢记 “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” 的使命,自觉抵制功利化、商业化倾向,坚守教育公平原则,平等对待每一名学生,不因成绩、家庭背景等差异而区别对待,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教育事业。
本学年度,我始终保持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敬畏,严格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,做到不迟到、不早退,全学年无旷工、缺课现象。在疫情防控、防汛演练等特殊工作中,主动承担学校安排的额外任务,多次参与校园安全值守与学生关怀工作,用实际行动诠释教师的责任与担当。
“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,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,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。” 本学年,我坚持以学生为中心,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与成长需求:
- 针对班级里家庭困难的学生,主动联系学校资助部门,协助申请助学金,并在课后进行学业辅导,帮助其缓解经济与学习的双重压力;
- 关注性格内向的学生,通过周记留言、单独谈心等方式,鼓励他们参与班级活动,逐渐建立自信;
- 在处理学生矛盾时,坚持 “倾听在先、公正处理”,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,培养包容之心。
在教学工作中,我始终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个环节:
- 认真备课,深入研究教材与学情,结合新课标要求设计教学方案,注重将学科知识与思政元素有机融合,如在历史课中通过 “红色故事”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;
- 课堂上尊重学生的不同观点,鼓励批判性思维,不搞 “一言堂”,营造平等互动的教学氛围;
- 批改作业细致认真,针对学生的错误及时反馈,杜绝敷衍了事,同时坚持 “不体罚、不辱骂”,用耐心与智慧引导学生改正错误。
教师的言行是学生的 “活教材”。本学年,我格外注重自身行为对学生的影响:
- 在校园里主动向师生问好,言行文明得体,不传播负面言论;
- 遵守社会公德,如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带领学生参与社区清洁,用实际行动践行 “保护环境” 的理念;
- 面对学生的请教,无论多忙都耐心解答,用 “诲人不倦” 的态度传递对知识的尊重与对学生的负责。
在与同事相处中,我坚持 “互助共赢” 的原则:
- 积极参与教研组活动,分享教学经验,虚心向资深教师请教,也乐于帮助新入职教师适应教学工作;
- 与家长沟通时,尊重家长的教育理念,客观反馈学生情况,共同探讨教育方法,避免指责或推诿责任;
- 不参与有偿补课、收受家长礼品等违规行为,坚守教师职业道德底线,维护教师群体的良好社会形象。
回顾本学年度的师德表现,虽然取得了一些进步,但仍存在不足:
- 对个别 “问题学生” 的教育方式有时过于急躁,缺乏更具针对性的个性化方案;
- 师德理论学习多停留在表面,缺乏系统性的深入研究,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;
- 与家长的沟通频率有待提高,尤其是对留守儿童的家庭关怀,需建立更长效的联系机制。
针对以上不足,我将在未来的工作中:
- 加强师德理论学习,阅读《陶行知教育文集》《给教师的建议》等专著,提升理论素养;
- 参加心理咨询培训,学习更科学的学生沟通技巧,耐心对待每一名学生的成长差异;
- 建立 “家校共育” 档案,定期与家长沟通学生情况,形成教育合力。
教育是一场漫长的修行,师德建设更是终身课题。在今后的工作中,我将继续以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,不断提升师德修养,用爱心、耐心与责任心,陪伴学生成长,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(责编: admin)
免责声明:本文为转载,非本网原创内容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