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新闻 > 国内 >

三国演义读后感结尾怎么写 ?从三国烽烟里走出,带着敬畏赴前路

发布时间:2025-07-17 11:15:52来源:
合上书页时,窗外的月光正落进案头那尊青铜三足鼎里,恍惚间竟像看见赤壁的火光、五丈原的星落,都随着书页的翻动沉进了历史的褶皱里。

那些金戈铁马的喧嚣渐渐远了,倒想起诸葛亮临终前 “悠悠苍天,何薄于我” 的叹息,想起关羽败走麦城时刀光里的决绝,想起曹操横槊赋诗时 “周公吐哺,天下归心” 的豪情。原来所谓英雄,不过是在乱世的棋盘上,用血肉之躯落子的人 —— 有人为 “义” 字活成传奇,有人为 “忠” 字燃尽一生,也有人为 “权” 字机关算尽,最终都逃不过 “是非成败转头空” 的定数。

但历史记得的,从来不止胜负。就像长坂坡的赵云七进七出,不是为了打赢一场战役,而是为了护一份信;白帝城的刘备托孤,不是为了保住江山,而是为了圆一句诺。这些藏在刀光剑影里的滚烫,才是《三国演义》真正留给我们的东西 —— 它让我们看见,无论时代如何翻覆,总有一些比输赢更重的东西,在时光里永远鲜活。

如今再看那鼎中月光,倒觉得像极了罗贯中落笔时的心境:写尽了兴亡,终究是想留住些不肯被岁月磨平的棱角。而我们合上书后要做的,或许就是带着这份对 “义” 与 “信” 的敬畏,在自己的时代里,做一个不辜负初心的 “行者”。
(责编: admin)

免责声明:本文为转载,非本网原创内容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